■新華區財政出資為老舊小區安裝監控設備。信達花園安裝了四個攝像頭,保安值班盯著監控顯示器。■監控上,進出小區人員情況看得一清二楚。
  很多老舊小區沒有攝像頭,部分新小區攝像頭變“盲眼”。連日來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省會部分小區的攝像頭現狀很不樂觀。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何在?如何解決?記者採訪了大型智能化社區的物業負責人、電子監控設備安裝工作人員以及小區業主等各方,他們提出了多個解決辦法。
  □文/圖 本報記者 叢俊儒 孔琳 通訊員 祁佳博 楊榮 楊雅涵
  事件
  地下停車場財物遭盜竊
  “如果停車場內電子監控多一些就好了,這樣即使有盜竊發生,破案幾率也會大一些。”日前,槐安路與維明大街交叉口附近一小區的劉先生對本報記者說。
  7月11日上午,劉先生像往常一樣來到小區地下停車場,還沒有用鑰匙,車門就輕而易舉打開了,原來小偷損壞了車的中控設備後實施了偷盜。除了劉先生,還有多位車主也遭竊,並且丟失了現金、筆記本等貴重物品。“停車場倒是有攝像頭,但數量較少,盲區很多,小偷可能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劉先生等車主第一時間報了警。
  當日上午,記者在這個小區的停車場看到,只有主幹道上偶爾能看到攝像頭,大部分空間都屬於盲區。記者佯稱自己在停車場丟了手機,問小區保安能否找到些線索,保安說可以調取錄像試試,“停車場有十幾個攝像頭,在監控範圍內可以,如果處於盲區就比較難了”。
  探訪
  針對小區的電子監控與安保情況,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個小區發現,有的小區監控維護很到位,有的攝像頭成擺設,部分老舊小區尚停留在靠人力安保的狀態,對安裝電子監控設備願望迫切。
  蘋果城:陌生人進入小區即被髮現
  位於東開發區的蘋果城小區,建成於2005年。記者剛一進入小區,就發現牆上貼著“您已進入監控範圍”幾個大字,隨後就看到兩旁的路燈上以及拐角處都安裝了攝像頭,有的外牆上還安裝了攝像頭。
  據居民介紹,小區自建成就有攝像頭,治安一直很好,雖然前幾年也有過偷盜事件,但是因為有攝像頭監控,有保安執勤,所以也都沒有大的損失。正當記者與居民交談時,小區的保安就過來了,說是通過攝像頭看到記者進入了小區,感覺像陌生人,問是否需要幫助。
  保安處一位負責人介紹說,小區攝像頭數量在40個左右。物業每隔一兩個星期就進行檢查、維修,以前用的是旋轉的攝像頭,現在用的是去年剛更新的固定攝像頭,覆蓋範圍更廣。
  在保安值班室,記者看到有三台監控設備,上面有3個大屏幕,每個大屏幕上有16個小窗口,上面顯示著小區內各個角落的情況,電梯、出入口、停車場等地都在監控範圍之內。據介紹,每天24小時都有保安在監控錄像前值班,確保不漏任何死角。
  某小區:保安對監控“諱莫如深”
  某小區,建成於2004年,小區共18棟住宅樓,636戶,小區內的攝像頭是在建成時安裝的。
  記者在該小區看到,小區攝像頭大都安裝在進入小區的主幹道兩邊,住宅樓前和其他角落都沒有。“這幾年有好多攝像頭都壞了,一直也沒人修,現在只有主幹道上那一個在運行,其他的都停用了。”一位居民抱怨說,都說攝像頭是安全眼,如今安全眼變成了盲眼。記者看到的4個攝像頭中,只有1個在正常運轉。
  關於攝像頭的情況,小區保安拒絕就此回答記者的問題。
  另一個事實是,記者在小區走訪,可以隨意出入,無人過問。
  老小區:缺乏監控設備 靠巡邏隊安保
  青園小區第一棟居民樓修建於1982年,30多年來小區分批次陸續建了幾十棟居民樓和辦公樓。現今,青園小區已有76棟居民樓。
  記者走訪發現,小區並未安裝攝像頭,但安保意識很強。記者在小區中長時間逗留、觀察,因面孔陌生也被小區的巡邏人員當作了可疑人員,盤問了一番。小區居民對安裝攝像頭的願望非常迫切,“這個老小區門多,來回進出的人也特別多,要是有了監控設施,就安全多了,而且能節省巡邏人員的精力,發生盜竊也有望通過監控追查線索。”
  探究
  “三高”成為最大“病因”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監控設備安裝費用高、後期維護管理成本高、聘請管理設備人員薪酬高,是導致一些小區裝不起攝像頭和攝像頭“致盲”的主因。
  對於青園小區的居民來說,購買監控設備的資金和後期維護都是難題。“一套監控設備少則數百,多則數千,一個小區要安裝數套監控設備,資金誰來出?就算安裝了,後期誰來維護和管理?”青園社區黨總支葉書記說,社區自籌資金有一定困難,如果有政府幫助,情況就會好很多。
  “攝像頭的後期管理、維護成本很高。”張先生是某大型智能化社區的物業負責人,他們小區安裝著400餘個攝像頭,監控設備的一年質保期過後,他們專門聘請了兩名技術人員維護。“人工成本每月約5000元,維修養護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張先生算了一筆賬,該物業每月用於監控設備的維護費用在2萬元左右。
  作為業內人士,張先生指出,如果不勤維護,監控設備會壞得很快,這就是攝像頭“致盲”的原因之一;而攝像頭“致盲”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使用了價格便宜、質量低劣的攝像頭。
  記者採訪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監控設備安裝人員,他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小區在2010年入住,起初小區攝像頭沒有夜視功能,他們後來逐步更換,又換過一次線路,雖然可以申請使用公共維修基金,但考慮到程序繁瑣,最後是物業自掏腰包,花費七千餘元,“對於已有監控設備的小區而言,維護監控設備安全,錶面是資金問題,其實是作為小區服務者的責任心問題。物業在維護監控設備工作中,缺乏統一約束機制,如果有部門對各小區監控設備定期排查,並作出相應管理規定,那麼情況就會好很多。目前這方面還屬於空白。”
  呼籲
  建立監管與專項基金
  雙重機制
  如何應對老舊小區缺乏電子監控的問題,新華區有了一些經驗。今年4至5月份,新華區財政投資為轄區106個老舊小區安裝了168套視頻監控設備。永泰中街黨總支書記閆軍萍說,轄區有信達花園和運校宿舍免費安裝了監控設備,兩個月來,小區的治安案件明顯減少。這些小區的設備都是三年內免費維護,這樣對政府來說節省了大筆的資金,對於設備安裝公司來說賣出了大批設備,也是好事情。
  除了政府投資之外,也有多位從事物業管理多年的專業人士建議設立專項基金,由政府與小區居民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擔監控設備的安裝與維護,這樣資金問題或能得到緩解。其次應出台監管機制,如果監控設備的維護,能像小區電梯一樣,有主管部門監管,定期進行巡查,對維護不力的物業作出相應處罰,那麼就會減少監控設備損壞無人修的情況。  (原標題:小區電子眼成擺設 都是缺錢鬧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w78uwa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