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常委、中央編辦主任張紀南做客本網
  在線訪談:聚焦中心任務 深化機構改革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佈時間:2014-04-15 12:14

  中央紀委常委、中央機構編製委員會委員、辦公室主任張紀南做客網站在線訪談
  4月15日上午,中央紀委常委、中央機構編製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紀南做客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與網友就“聚焦中心任務,深化機構改革”話題進行在線交流,對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推進機構改革和創新體制機制的有關情況進行瞭解讀。
  張紀南是中央紀委網站開通以來第一位與網友交流的不駐會常委,他首先介紹了中央紀委不駐會常委的有關情況及所承擔的職責與任務。他說,十八屆中央紀委常委會共有8名來自不同單位的不駐會常委,他們參加中央紀委常委會履行常委職責,體現了黨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不駐會常委”主要負責協調中央紀委與所在單位的相關工作,有助於形成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強大合力。作為不駐會常委,應該結合相關部門和領域實際,履職盡責,發揮作用,並定期向中央紀委常委會報告工作。
  張紀南介紹,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推進機構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對內設機構進行了兩次調整改革,在機構編製總量保持不增的情況下,立足於內部優化整合,進一步聚焦中心任務,這是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要求的具體措施,是推進紀檢監察機關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一步。之所以進行改革,一是從黨中央對反腐敗形勢的判斷出發。當前,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紀檢監察機關迫切需要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深化機構改革,把更多力量調配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主業上來。二是從貫徹落實黨章出發。兩次改革都緊緊圍繞黨章賦予紀委的職責,進一步明確職能定位,加強監督執紀問責。三是從紀檢監察工作實際出發。通過改革,整合、新建相關廳室,在幹部選拔任用、紀律審查、查辦案件等方面強化黨對紀檢監察工作的領導,科學管理,提高效能。
  張紀南說,中央紀委的兩次機構改革進展順利,成效明顯,有四個突出特點。一是內部挖潛,盤活存量。中央紀委不是通過增機構、加人員來強化監督,而是著眼於體制機制創新,盤活機構編製存量,優化人員結構,充分發揮現有編製效能,保持了內設機構總數、行政編製總數和領導職數總數“三不增”。二是轉變職能,聚焦主業。改革後,中央紀委的紀檢監察室由8個增加到12個,直接從事紀檢監察業務工作的人員增加了100多名,執紀監督相關部門數量和人員力量進一步加強,分別占到內設機構總數和人員編製總數的近70%。三是轉變方式,全面履職。中央紀委不僅增設紀檢監察室,而且對紀檢監察室的職責進行了充實調整。同時在幹部室、宣傳教育室的基礎上,分別組建了組織部、宣傳部。四是嚴格管理,完善機制。中央紀委新設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室,加強和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形成監督管理的閉合系統,正人先正己,用鐵的紀律打造過硬隊伍。
  張紀南從機構編製管理創新的角度高度評價中央紀委推進機構改革的做法和經驗。他說,中央紀委兩次改革都是先釐清職責,再按照權責清單確定機構和人員,“因職設崗,因責配編”,提高組織機構設置和編製配備的科學化、規範化水平。中央紀委在保持機構編製不增的前提下,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盤活機構編製存量,調整機構設置、調配人員力量,轉變職能、聚焦主業,體現了向改革要編製、向管理要編製、向流程優化要編製、向提高效能要編製,為各地各部門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原標題:中央紀委常委、中央編辦主任張紀南做客本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w78uwa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