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28日消息(記者劉樂)成為中國第五大名繡,是貴州苗繡的夢想。用貴州省婦聯主席羅寧來的話來說,帶領貴州50萬繡娘增收致富支票借款,是她當前最大的“中國夢”。
  羅寧作為中國婦女第十一次代表大會貴州代表團的團長,對於貴州省婦聯的“一號工程”——“錦繡計劃房屋二胎”註情頗深,在她看來,任何困難都改變不了貴州婦女創造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任何挑戰也都阻擋不住貴州婦女加快發展的堅定步伐。
  記者:今年8月貴州省住商不動產政府辦公廳出台了《關於實施婦女特色手工產業錦繡計劃的意見》。這對於貴州婦女來說意味著什麼?
  羅寧:這份意見是貴州婦女期盼已久的惠民政策,是一項幫助貴州婦女就業創業的民生工程,得到貴州省長陳敏爾的高度借貸關註。這在貴州婦女手工業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記者房屋二胎:您是如何看待貴州苗繡的?
  羅寧:現在,能考證和分辨的貴州苗繡技法有18大類,每一類又有若干繡法。為了表達和記載本民族的感情和歷史,苗繡一般以抽象和具象的圖案表現情感和故事。但苗繡在註重原生態的同時,常常避免不了夾帶著的一種鄉土味道。
  受現代工業文明的衝擊,苗繡因為耗時耗力等特點,其作為衣服的功能,逐漸淡出人們視野。即便是本民族的服裝,也只有在重大活動和節日的時候,才盛裝出迎。近二十年來苗繡承載的原始古樸民族傳統文化,受到了熱捧,許多人將其當做一種紀念品甚至文物收藏在家,端詳觀賞,愛不釋手,它更多發揮了裝飾的作用,一些精美的作品一旦收藏,一放就是幾十年。
  如果苗繡被定位為觀賞物件,就決定了它的市場空間相對狹小。一方面收藏的人群有限,另一方面收藏時間長,更新換代頻率慢。只有把苗繡從收藏品的神壇上請下來,植入到生活實用品中,拓展產品譜系,苗繡的市場才有可能做大。因缺乏獨立的統計口徑,經抽樣分析,貴州省婦女民族手工年產值在5億元以下。業內認為,苗繡產值每年不到2億元。
  而實際上,苗繡從觀賞件到實用品的轉變途徑很多。當下使用的iPad和iphone的包,苗繡也可以作為裝飾與其捆綁售賣。當苗繡作為服裝、包具、飾品、家居、日用品、禮品工藝品、商務配件等多個品類裝飾出現,其作為消耗品的生命周期,就是苗繡的市場潛力所在。
  記者:對於苗繡與時尚的結合,你們有什麼探索與收穫嗎?
  羅寧:首要的是“觀念需要提升。”動漫元素、後現代藝術等都可以引入苗繡,特別要瞄準時尚女性和兒童市場,把傳統苗繡改良為與城市時尚接軌的生活用品配飾。目前,貴州已有多家婦女手工企業作出了有益的嘗試,也有不少產品獲得了很好的市場聲譽。我在今年3月參加全國人代會期間向代表們推介了一款苗繡時尚女包,並親自佩帶展示效果,實踐證明,這樣的產品能使人眼前一亮,受眾廣泛。省婦聯目前接觸的更多的省內企業,他們的產品在設計上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但這條路還是任重道遠。今年7月11日,第十三屆中國(深圳)國際品牌服裝服飾交易會開幕。國內30多個機場候機廳都能看到的知名高端品牌SKAP (聖伽步) 牽手貴州苗繡,展覽成為一道風景,這是我們貴州特色手工產品“借船出海”的一次有益探索。
  記者:傳統印象中,苗繡常以廉價的旅游商品被放在各地景點叫賣,形式傳統而保守,“錦繡計劃”實施後,在這方面有什麼考慮呢?
  羅寧:這個問題也是我們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在營銷環節,貴州省婦聯援請的“錦繡計劃”專家團隊中,就有來自天貓商城的電商實操專家。我們希望充分利用電子商務銷售平臺佈局快、影響面廣、銷售成本低等特點,組合包括苗繡在內的全省優秀手工品牌和產品,引入外部優秀團隊,嫁接淘寶、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通過亞馬遜、樂天等平臺開闢海外電商市場。同時,我們還可以在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與大型旅游市場建立品牌連鎖實體店。並據此培育民族文化產品的專項渠道品牌。此外,苗繡還可以通過成熟渠道與合作伙伴,以合作設點或建立代理關係的方式,完成海外佈局。
  記者:對於苗繡的未來發展之路,您有什麼願景?
  羅寧: 在“錦繡計劃”實施之前,貴州對於苗繡的政策導向和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尤其缺乏與產業發展需求匹配的運營主體, 缺乏在中高級管理人才、設計、營銷等方面的人才。針對這種情況,貴州省婦聯召集省內外專家進行調查研討。我們與貴州省中小企業局、省商務廳等部門達成共識,為壯大全省婦女特色手工產業規模,找到一條“小商品、大產業”“小企業、大集群”發展模式。而這一切,都將仰仗“錦繡計劃”的良好實施。
  通過“錦繡計劃”實施,我們希望把“苗繡”上升到“貴繡”層面,以圖整合省內刺繡資源,打造“貴”品牌,並叫響“貴州繡娘”。讓貴繡成為與四大名繡同等級的品牌,從四大名繡進入五大名繡時代。 據有關方面統計,目前貴州苗繡從業者約20萬人。專家認為,苗繡就業空間實際上可以拓展到50萬人。
  記者: “錦繡計劃”出台後將如何扶持婦女手工產業發展?
  羅寧: 企業是最終的市場主體。企業活了,市場就自然活了。由此,對於苗繡企業的扶持變得尤為重要。這樣的共識,不僅是貴州省婦聯,更多地體現在貴州省級領導層面。貴州省人大副主任龍超雲、貴州省副省長陳鳴明、王江平等省領導高度重視,龍超雲還親自為“錦繡計劃”命名。“錦繡計劃”在貴州的重視程度顯而易見。貴州省政府為此建立了以分管工業的副省長和聯繫婦聯工作的副省長為召集人的“錦繡計劃”實施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婦聯,與省婦兒工委辦公室合署辦公,成員單位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中小企業局等省直相關部門組成,統籌組織實施“錦繡計劃”。
  錦繡計劃明確指出,貴州手工業要以市場為導向,以多彩貴州旅游商品“兩賽一會”為載體,以刺繡、蠟染和民族服裝服飾為重點,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實現民族民間特色手工產業與婦女事業同步發展。按照計劃,到2015年,全省婦女特色手工企業、專業合作社達到1000家,,重點培育50家優強企業、100家專業合作社。全省婦女特色手工產業產值達到30億元,從事特色手工產業的婦女達到50萬人,帶動125萬人脫貧。
  同時,意見要求,省商務廳、省中小企業局等每年組織“繡娘”參加國際展會不少於兩次,加快培養一批省級、國家級刺繡藝術大師。從2013年起,貴州省中小企業局每年篩選一批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繡娘”創業項目,進行重點扶持,打造一批“繡娘”品牌群體。
  在這個計劃中,稅務部門對從事特色手工業、按期納稅且月銷售額不足2萬元的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免徵增值稅和營業稅。對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婦女特色手工產業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就在一個月之前,也就是9月13日,貴州省婦聯在貴陽召開了貴州省婦女手工協會成立大會。手工協會會員近150人出席了會議。協會會員來自貴州9個市州28個縣區,行業涉及刺繡、蠟染、民族服裝服飾、雕刻、銀飾、編織、剪紙等7大類。
  在這次會議上,貴州省科技廳和貴州省婦聯還簽訂了《貴州省婦女創新創業合作基金協議》,設立“貴州省婦女創新創業合作基金”,決定從今年至2015年每年由雙方共同出資100萬元用於提升婦女特色手工產業技術水平。協會的建立,給貴州手工業從業者搭建了一個交流的平臺,也相當於給她們找到了娘家,同時,又推動婦聯工作向產業經濟靠攏,這是貴州婦女工作的一大亮點。  (原標題:專訪貴州婦聯主席羅寧:錦繡計劃帶領50萬繡娘圓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w78uwan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